文/劉介修
苗栗YA是一個苗栗在地青年自我組織的網絡,大夥期盼藉由集體的對話與學習,形成苗栗年輕人對於家鄉的重新認識,更為深刻的關注與反思,並提供醞釀地方公民社會的可能能量。
這篇文章作為苗栗YA成立一年多來,我們討論下一步該往哪裡去之際,一個提供更多對話與討論的意見。
【1】
看到大家在群組裡頭的討論,很熱鬧,讓我忍不住回想起前年的耶誕夜,在婦產科的值班室,與逸民初次相遇的有趣場景,以及後來大夥在年初四的苗栗聚會。如果年輕歲月的記憶是一片一片的,那些場景將是我用以記憶的方式。
好快就過了一年多,如果用一個開公司的角度來說,我們實在很沒有「效率」,因為過了這麼久,我們竟然沒有任何的「產值」,沒有做出什麼「看得到的成果」。不過,如果我們都還想起大夥一起走過西湖、南庄和通宵,數不清的小聚,以及那些無數在MSN以及信件上的焦慮、分享和成長,還有我們日漸熟悉的互信與相互支持,我想我們恐怕是最有「成果」的一個青年組織了。因為,這些熟悉、互信與誠懇的關係,不正是一個公民行動中最珍貴的東西?我混過不少青年組織,在其他組織看不到的,我們正踏實地構築著。
這是我們往下一步邁進的關鍵基礎。
我相信,從我們這些得來不易的互信與支持的關係中,我們將能夠開展更為豐富的能量與行動。那麼,接下來我們可以怎麼辦呢?我想提供一些我這些日子以來一直在思索的幾個面向,作為大家後續討論的一塊磚頭,希望能引起更多的意見與討論。
【2】
首先,是關於「基地」的問題。由於我們群體成員的屬性緣故,大部分的夥伴平常都不待在苗栗,因此我們目前以電子郵件群組作為我們的聚集的媒介,另外再以定期的聚會讓彼此的互動可以更為具體而緊密。這在本質上與我們嘗試想要在苗栗紮根的期盼仍然有段距離。因此我認為我們在苗栗需要一個「基地」。這個「基地」將作為我們紮根的一個宣告,能夠提供我們更為持續的能量,並對我們的工作有所累積。
那麼,這個基地在哪裡?
我認為有兩個可以思考的軸線。第一即是我們自行籌組自己的組織。這會提供我們獨立的思索與行動的根基,同時也希望能提供若干工作機會,作為我們持續紮根在地的力量。不過另一方面的挑戰來自經營一個地方組織的實務上的困難,舉凡經費資源等都將成為我們沉重的負擔,而且它可能遠遠壓過我們的理想,讓我們很快地即需要面對很多多餘─並且往往不需要的壓力。
第二個可以考慮的方式,即是我們可以和目前現有的地方組織合作,這將可以解決我們獨自去面對那些組織經營的難題,同時它也能提供地方上早已建立的網絡與資源,這將是我們推動相關工作時相當有力的基礎。不過這個模式同時需要面臨兩個有待思考的問題。一方面,我們必須要思索哪個組織是我們可以合作的對象:它在地方的公信如何?它在地方上現有的政治結構中,所扮演的角色為何,而這會是我們的阻力還是助力嗎?對我們是否有相當的了解與信任?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思考我們與這個合作組織的關係與定位:我們和這個組織是一種依附關係或者合作關係?這個合作組織對於我們的決議與行動能否有相當的信任與尊重?我們需要為這個合作組織擔負多少的「人情工作」?這些都是過去的組織經驗中,所面臨的難題與困境。
現階段我比較傾向採取尋找合作組織的模式。如上所述,它將能為我們解決來自組織事務性的壓力,同時也將成為我們與社區網絡接軌的一個起始。這些都是我們推展工作時非常重要的資產。不過如果沒有適當的合作機構,而目前也有夥伴願意投入組織工作時,也許我們也可以考慮直接形成我們自己的組織。
【3】
接下來我想談談對於近期工作的一些想法。最近大家都陸續提了不少行動的提案,包括小型的社區活動(如蚊子電影院)、校園活動(如媒合大學返鄉服務隊、校友組織、高中生的科系導覽等)、還有暑期的營隊(如共識營、田野調查營等)。這些林林總總的活動構想,絕對可以列為我們未來行動的參考,而且可以從過去相當多其他地方的行動經驗,獲得很多的參考。然而,在我們採納接下來的行動提案時,必須同時做不同面向的考量,以下我簡單條列一些意見作為思考的線索。
這個行動是不是已經有人在做?如果由我們來做會不會有什麼不同?會比目前的社區團隊做得更好嗎?
我們現階段的人力、時間以及資源有辦法負荷這個行動嗎?又,我們對於這個行動持續的承諾可以負擔多少?
這個行動能否提供我們未來行動以及組織工作更為豐沛的能量?與曇花一現的熱鬧滾滾,我們是不是需要更具累積潛能的行動?
我們是不是都能體認這個行動是我們長征途中的一個環節?那麼,它在長征途中的角色以及功能可能是什麼?
如果從以上這些部分來展開思索的軸線,我認為現階段我們的行動將可以分為兩個軸線,不過都和「人」和「網絡」有關。
第一個軸線是我們本身成員的組織工作。這個組織工作包括更為廣泛的邀請苗栗旅外或者在地的青年朋友與我們一起開展未來的長征,或者在某種程度與各個既有校友組織或者社團建立相當的連結與合作。另一方面,這個軸線的組織工作將需要重視組織內部基本共識的建立,這個基本共識也許無法含括長征途中的所有面向,甚至也還無須提出具體的藍圖(大話通常會把很多東西說死,而且會把人嚇壞的),它也許可以是一種長期態度的共識,以及短期計畫的具體化。
第二條軸線,我認為應該建立與社區組織之間的連結與對話。一方面,這將能提供我們「從社區學習」的一個機會,理解社區關心的議題,主要的爭議與行動,並試圖開啟一個重新理解與關懷家鄉的可能視角,且能夠從中醞釀我們行動的問題意識。另一方面,從這個連結與對話的歷程,我們也才能比較適當的掌握我們在社區中行動的角色,以及建立與社區工作朋友的合作關係。
延續著這兩個軸線,我們認為近期內有兩個行動可以嘗試。
首先,我認為一個暑期的營隊將可能連結起這兩個軸線的需求。這個營隊可以邀請更多的夥伴,與目前現有的成員一起展開對話,尋求更為堅實的情感基礎、行動共識以及合作關係。另一方面,這個營隊可以藉由活動合作的形式,與社區組織建立連結與對話的媒介。因此,這個營隊可以將我們目前提出的各種類型的試圖做某種程度的整合,以避免因為目前人力、資源的限制而造成負面的效應(例如把大家累壞了)。換句話說,我們能藉這個整合而多元營隊,節省籌備工作的重複性,並且提供一個比較聚焦的活動系列。
另外一個想法,也許有點不成熟,還需更多的討論,是有關社大課程作為一個培力媒介的想法。我認為我們可以在下學期於社區大學一起籌組一門課程,邀請更多朋友與我們一起開展這個重新認識家鄉,重新尋求力量的歷程。這個課程也許不是傳統的講授與專家林立的樣貌,我們由一群年輕朋友來展開邀請,邀請旅外與在地的苗栗青年、社區工作者,並歡迎更多叔伯阿姨,一起來展開這個學習、探索、分享與對話:我們的苗栗是什麼?有什麼?缺什麼?面臨什麼難題?有什麼可能的方法?我們可以一起做些什麼?透過我們一起來展開邀請、動員,我相信會有不少朋友加入這個探索,即使沒有,我們就自己來教學相長,豈不也挺有意思?
【4】
這是我們繼續向前進的一個時刻,而且要更大步,因為我們有著難得的互信和相互支持。
這個階段,關於「人」,關於「網絡」,以及我們和既有各地社區行動之間的連結、對話、合作與互動關係的適切掌握,將是我們有待前進的課題。
這是一個未完的討論,期待更多。
這個討論的歷程本身,即是實踐;而這個討論更應該是立基在一個實踐的哲學與視野上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